抗战时守国门,现在——孙立人的魂要守老家门槛!
回到台湾后做了一件让岛内瞩目的事——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,要把父亲孙立人的遗骨从台中东山墓园迁回安徽庐江的故里。这个藏在他心里10年的愿望,终于变成了具体的行动,也让“孙立人”这个名字,再次走进公众视野。
回到台湾后做了一件让岛内瞩目的事——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,要把父亲孙立人的遗骨从台中东山墓园迁回安徽庐江的故里。这个藏在他心里10年的愿望,终于变成了具体的行动,也让“孙立人”这个名字,再次走进公众视野。
1939年12月,冬季攻势开始。第三战区作为主攻区,选择以其主力向日军控制的铜陵、贵池、宁国等地长江沿岸进攻。第40师作为战区直辖预备队,在第10军攻击受挫后,40师接替预备10师任务继续于当面日军第133联队持续血战。
1942年5月,缅甸茅邦村,重伤在身的戴安澜将军留下了最后一声呐喊。为了抗日战争,为了理想和大义,他壮烈的一生定格在38岁,定格在距祖国只有百公里的他乡。
正在这个关节眼上,十二日日军三十三师团进犯诺喀浦、马格威、沙斯瓦一带。十三日英军在日军节节推进的攻势下,要求中国军队接替他们的防地,然而当时的中军各部都有会战岗位实难分兵。十四日,日军三十三师团攻占了马格威,英军即退守防御重地仁安羌,并破坏了油田。十七日英军又